野菜,也就是非人工大量種植的可以食用的植物。不僅今人愛食野菜,早在古代的時候,野菜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。如《詩經》中就有不少古人們采野菜,食野菜的記載,如“關關雎鳩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參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”

張松在野外尋覓野菜
野菜一般有著純凈的品質,是大自然的美妙饋贈,也是人與自然相生相伴的見證。野菜無污染、營養豐富、清新可口,是絕佳的食材之一。
很多野菜都具有藥用價值,俗話說“偏方治大病”,野菜如果食用得當、對癥,大多可視為偏方。比如,薺菜能清肝明目,可治療肝炎、高血壓等病;蒲公英可清熱解毒,是糖尿病人的佳肴;苦菜可治療黃疸等病;野莧菜可治痢疾、腸炎、膀胱結石等病;蕨菜益氣養陰,可用于高熱神昏、筋骨疼痛、小便不利等病;馬齒莧防治潰瘍,被稱為天然維生素;菊花腦可抑制殺死流感病毒;常吃三七可抗衰老;紫背菜能補血;救心菜降三高,并能增強免疫力;薺薺菜防治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肥胖癥、糖尿病等。可以這么說,每一種野菜,都是一種天然藥庫;每一棵野菜,都是一棵天然保健品。野菜雖然生態保健,好吃天然,但千萬不要食用不認識的野菜(如蘑菇),最好從正規渠道購買,不認識的野菜不要采摘食用!

張松在采摘富貴菜
香椿、蕨菜、竹筍、鴨腳板、魚腥草、水芹菜、陽荷為本地常吃野菜。因為他們生態、綠色、健康,并吸收了大自然的日月精華,不需打藥施肥,深得懷化當地百姓和全國人民的喜愛,如果你認識這些野菜,那么可放心食用。本書作者利用十年時間走訪全國各地,訪問各地有食用野菜習俗的村民老人,向他們虛心請教,并查閱大量中藥書籍和古典名著,研究古人食用的野菜品種和方法,如在《詩經》中,作者不僅找到了古人對薇菜的記載,還找到了對古人采薇菜的描述:“采薇,薇亦柔止。曰歸曰歸,心亦憂止。”經查詢,《詩經》中的薇菜就是“大巢菜”,因長得像豌豆,民間叫“野豌豆”、“山豌豆”。查閱藥典古籍,在《草本便方》中找到薇菜記載:“活血、破血、止血。截瘧、平胃,明耳目”。這就說明,薇菜不僅能吃,如果食用得當就能起到一定的食用作用。2020年4月23日,作者在湖南中方縣新建鄉的溪邊田頭找到了《詩經》中的薇菜,采回家分別清炒和涼拌,食之甘甜清香,莖葉柔嫩,美味留齒,確屬野菜極品(注:薇菜開花后不可食用)。

張松介紹,野菜無需華麗的烹飪,過水,涼拌最美味
十余年來,本作者不僅研究各種野菜,還在自家陽臺和農莊試種各類野菜,研究野菜人工種植方法,食用菜譜。有成功的喜悅,也有失敗的沮喪。讓我高興的是,大部分野菜不需要打農藥,甚至不需要施肥。如空心菜和辣椒密密麻麻長滿了蚜蟲,但被空心菜和辣椒包圍在中間的救心菜卻什么蟲都沒有,我種植了六年,沒有發現救心菜有任何蟲子。
野菜,特別是食藥二用野菜,是上天賜給人類的無窮財富,是大地留給人類的最后寶藏,更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中華民族的神奇寶貝(中藥)!本書作者帶你走進24種極品野菜。龍爪菜、馬齒莧、菊花腦、虎杖、薺薺菜、枸杞、明日葉、長壽菜、紅背菜、人參菜、刺龍芽、板藍根、刺兒菜、曲曲菜、馬蘭頭、秋葵、三七、八寶景天、救心菜、珊瑚菜、牛蒡、東風菜、番杏、芝麻菜。